打造自己的寫作之路:模板、知識點、真實情感(006)


      照片來源:暖子西陣織口金包,特此感謝.

多數孩子來上寫作課,是為了考試或是學校的作業,有的家長希望孩子能接觸多元的題材,能練習思考寫作速度、審題、立意架構修辭等,鮮少有孩子是喜歡創作,甚至有創作的經驗。

沛妤是我遇到第二位喜歡文字創作的孩子,她的想法和創作的方式很特別。小五小六開始創作寫故事的沛妤,跟我分享她在創作和面對作文的心態和方法。

沛妤簡單介紹她的創作方法,有「模板」、知識點堆疊和真實情感這三種。沛妤喜歡的寫作風格是浪漫較浮誇些的風格,文章會同時使用華麗和平淡的詞藻。「模板」的運用是用「人」帶入,依據題目決定寫作方向,產出故事。

沛妤面對考試,會先以300字為基本往上疊加,先快速思考,用同個故事帶入不同「模板」,再快速寫進文章。

去年剛考完會考的沛妤,給面對會考的寫作建議:平日練習腦和手的速度要能一致,進入考場時就能平穩發揮,練習時要設定時間,熟悉文章的架構,掌握寫每一段的時間和速度,筆尖的粗細度要能在立可帶上面順利書寫不會刮破(太細的筆尖容易刮破),建議使用0.4或0.5,平日練習能掌握字的距離,舊的文具(已經使用且順手)要預備,新文具要準備。

真實情感的寫作是回憶過往,不參雜虛假,真實寫出自己的感受,沛妤最喜歡的人是奶奶,兒時的美好回憶是奶奶的手牽著她,手上粗糙的繭卻溫暖,像是路旁見到的牆上爬滿青苔。記憶中,奶奶拿著口金包,帶著她去買水果糖。疫情期間,遇到奶奶生日,心中非常想念奶奶,卻不敢貿然回去,將這股情感化為文字

知識點堆疊的方法,指的是用書本上的句子寫作這一篇生存法則的練習,剛好沛妤在創作故事,對作品的想法恰好與生存法則相近

沛妤 : 這個題目會想到生物法則,也就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可以寫合作努力包容友善,用正面能量化解。腦海中出現一系列的畫面,從生物進化到滅亡,種族面臨災難時的存亡,面對死者的悲哀,以及對弱者的救濟,以感性的書寫脫離生存的原始法則。腦中的影片播放一輪後,沛妤就開始寫作

生存法則    沛妤

        達爾文經多年苦心研究, 得出了重大研究成果-生存法則。優勝劣汰、弱肉強食、適者生
存、不適者亡,不管是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無一例外受其影響。生物從出生開始,就以族群內
的地位定立了未來的方向跟資源。浮游於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上層的人養尊處優,底層的人
們妄想湧入上層世界,不惜犧牲任何事物,拋棄尊嚴、親情、人性……

       其實從一個水族箱就能深刻體會生存法則的奧妙。一個箱裡有大魚也有小魚,將水缸比作
社會,水代表人與人相處,飼料代表資源,大魚代表高層階級,小魚代表底層階級,因為有源
源不斷的資源投入,所以才處於一個和平的狀態,一旦斷絕飼料的供給,那大魚將會捕食比他
還要小的魚,而小魚會再捕食比他更小的魚,直至缸中僅剩一條魚之前,都會彼此撕咬吞噬,
就像如果人們失去自然資源,那高層人們便會從底層民眾身上搜刮所需,當底層民眾的資源全
數搜刮完後,高層就會彼此互相奪利,直到出現最後的勝利者。

        其實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弱肉強食的景象,生存法則也深深地繪刻在靈魂之中,我們沒必
要去反抗,也不需要為世界的不平等感到憤恨不甘,因為這就是生物的本能,不可抹滅的天
性,如今雖然眾人能相安無事,但是只要道德不再被重視,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自己心中的
惡魔,與身旁的人廝殺,回歸生物天性,遵守生存法則,走回歷史的開端,重新認識這個世
界。

        但其實生存法則也並非牢不可破,也出現過很多例外真實故事,例如死後器官捐贈他人,
或者對他人以命相護,都是很好的例子,還有有人將其他事務擺在第一,自己性命則在其後,
強者保護弱者,只要每個人釋出一點點善意,看似萬年不變的定律也是可以打破的。


沛妤 : 寫作最大的法則是隨機應變

沛妤說文字是心中所想的工具,是一個管道 

國二開始,看到很好的句子會記在備忘錄,在創作小說或描寫情境時,就可以寫出來。備忘錄有不同題材,裡面的句子有兩類,一類是抄錄或改寫的好句子,另一類是情感,對一件事心中突然出現的想法


想了解更多可參考這篇:


詢問課程
Line ID:0913 783 266
e-mail: kiwi_melaleuca@yahoo.com.tw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