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報―食米量下跌

 

國語日報1101020日生活版「國人愛吃肉,食米量跌十年新低」報導,根據糧食供需年報的數據顯示國人吃肉吃麵(麵包)多於吃米,我想透過這篇報導,讓學生練習把文字轉為圖表,以及練習表述自己的想法。

吃飯吃麵還是其他

首先,我好奇詢問學生們平時的飲食習慣,學生們分享自己的飲食偏好,吃麵比例佔多數,恰好與報導的內容相符。

小組討論

由學生自行分組,兩人一組閱讀討論內容、畫圖表和寫出自己的想法。分組討論時,觀察到中年級的學生面對一整個版面的文字感到有些壓力,除了用螢光筆畫線外,不知如何找出文章的重點,我以提問方式引導兩人回到報紙上的資訊,練習分享自己理解的內容,慢慢引導學生練習分享和合作。

三至五年級的學生將報導的內容轉為圖表及讀報後的想法:

圖一

因為我比較愛吃麵,讀完這篇文章後,我覺得我可以試試兩餐吃飯,一餐吃麵。我可以用飯取代麵,這樣比較營養,可以增加國人的食米量,減少國家支出,不必去買外國進口米,減少碳足跡,少吃一點肉,可以挽救豬、雞、鴨被宰殺的悲劇,飯、肉和青菜要均衡,才能發揮它們的優點。

我覺得作者想表達國人突然愛吃肉,但是常吃肉不營養,大家減少吃米,留下來的米不知道怎麼辦,所以作者就用這篇文章,告訴那些不吃米只吃肉的人要多吃米才能有營養,這樣留下來的米才能慢慢下降。

圖二

這篇文章有各種數據,還告訴我們多吃飯,因為種米的人就要喝西北風了,因為這樣我會多吃一點飯。

最近越來越多人開始吃麵和肉,導致國人食米量剩下四十四點一二,大家為什麼不再愛吃米呢?

因為疫情影響,導致在家的國人煮飯需求增加,照理來說米的需求增加,但飲食習慣改變,米的需求沒有增加反而下降,因為許多小吃店因疫情關店,不煮飯的人都會買麵包當正餐。

另外肉類需求增加,因為國人減肥等因素,使肉類增加。

雖然我不想多吃米,但是我會把這件事分享給其他人,讓台灣的米可以賣得好。

 

 

圖三

作者提到2020年食米量新低,因為新冠肺炎影響,飲食習慣有所改變,照理來說米飯銷售提升,但是飯店餐廳、自助餐都下跌。

肉類攝取創新高有八十六點五公斤,比米飯麵粉總和八十二點二公斤高出不少,有些人減少攝取米飯,以肉類為主食。

近十年來台灣糧食自給率約百分之三十幾,也就是說日常飲食的食材有百分之六十幾是進口的。

 

 

 

 

國家糧食安全

看完這篇報導的小知識,面對下一餐吃什麼的決定,我們選的是當地的米還是進口的食材,值得思考一下。平時習以為常的一句問話:「午餐或晚餐要吃什麼」,會因為許多外在因素的考量而受到了影響,這個小小的決定卻可能會改變我們的未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