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法則(國中班線上課)


(照片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國中這個階段除了要面對課業人際相處之外,若還能探索自己的興趣,認識自己的特質,生活或許輕鬆些吧。

       《生存的12條法則: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對混亂生活開出的解方》這本書的作者試圖為這價值混亂的當代生活開出解方,處理人類受苦的問題。

        混亂在哪裡?混亂在霸凌、壓迫,作者也解釋了階級結構等社會特性是如何在演化的長河中浮現,這些特性又如何幫助人類生存。他舉龍蝦為例,龍蝦這成功在地球上存活了幾億年的古老生物,跟人類的共同點比我們所能想到的還要多,而且由於神經系統相對簡單,因此科學家能夠精確勘測龍蝦的神經電路,這有助於了解大腦的結構與功能。龍蝦就有階級結構──戰勝的龍蝦取得一切,戰敗的龍蝦腦部基本上會逐漸消失,重新長出劣勢者的腦,並分泌較低的血清素和較高的章魚胺,以適應新的劣勢者地位:變得不好鬥(膽怯、垂頭喪氣、躲躲藏藏),只需要少量刺激就會觸發逃跑的反射動作(罹患創傷後壓力症的士兵或受虐兒童典型的高度驚嚇反應)。

  作者由此展開,用《創世記》裡最古老的人類故事講出人類這個物種自我輕賤、為惡的本質,以及追求超越的神聖形象,一路往下到心理學中的集體潛意識、哲學中的存在主義、文學中的邊緣人格,旁及道家的陰陽思想,以及作者在嚴寒、充滿歧視的生長環境中求生存的親身體驗──「我們知道懼怕和痛苦會如何打擊我們,因此也知道如何用別人的缺失來傷害、羞辱別人。然而,也正因如此,人類不分全體或個體都該得到一些憐憫…… 要治療人類的自覺所帶來的自我輕賤,最適當的處方正是憐憫,因為人類固然有理由自我輕賤,但那只傳遞出故事的一半真相。我們必須平衡掉自己對自我和人類的憎惡,而那有賴我們對傳統心存感激,並為平凡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成就(更別說真正傑出者的卓越成就)感到驚奇。」

  人類的基因、大腦、生理和心理現狀,都是在漫長的生存奮鬥史中形塑而出。所謂生存法則,正是生物一路努力至今的成就。而作者讓我們知道,如果沒有愛的關係、智慧的傳統,或是心理學的洞見的幫助,單一個人要處理自身受苦的問題,會是多麼孤獨、偏頗又困難。但他也讓我們知道,在面對受苦的問題時,人是可以從個人的、內在的層面,生發出力量去改變困境。

        以生存法則為題,分享國中班孩子的文章。

生存法則    玟珵

        每一種生物都有它特定的生存法則,像是兔子只會寄生在植物上,吸取養份;像是杜鵑鳥會產卵在其他鳥的巢裡,進行掠奪;像是烏龜會躲藏在甲殼裡,保護自己,;而我,也有我在面對外界的生存法則。

        枯葉蝶,是一種會隱藏在枯葉堆裏面躲避天敵的昆蟲,我覺得我在團體裡面時就像一隻枯葉蝶,會讓自己變得合群好相處,用這一面來面對班上的同學;能使我能在團體裡「生存」,變得和大家一樣;而枯葉蝶再卸下偽裝展翅高飛時,露出的另一面翅膀,色彩絢麗,表現出自己最美的一面我覺得在面對朋友或在團體裡,有一些表現機會時,就要露出這裡面,使得自己能變得獨一無二,卻又不失合群,成為特別。

        每個人一定做過這種事吧?在公開表決時,明明認為某個方案比較好卻因為沒有一人舉手,而不敢表達意見,轉而支持比較多人的方案,我曾經嘗試過勇於表達,但卻招來異樣眼光,而我無法不去理會這些,所以我決定隱藏自己,使我變得和群又有一些特色,不失自我,找到了我在這個群體裏最舒適的生存方式。

        我覺得這樣隱藏自己的方式雖然會有些人會覺得喪失了自我,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不但能合群,又有個人特色,最佳的方案;後來我也發覺,是不是在為隱藏自己的那堆枯葉堆裡,每一隻都是獨一無二的枯葉蝶,而為了生存,都隱藏自己呢?而當天敵飛去,是否能看見眾蝴蝶飛起,色彩斑斕的翅膀呢?

(照片來源:奇摩超級商城)

生存法則    沛妤

        達爾文經多年苦心研究, 得出了重大研究成果-生存法則。優勝劣汰、弱肉強食、適者生
存、不適者亡,不管是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無一例外受其影響。生物從出生開始,就以族群內
的地位定立了未來的方向跟資源。浮游於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上層的人養尊處優,底層的人
們妄想湧入上層世界,不惜犧牲任何事物,拋棄尊嚴、親情、人性……

       其實從一個水族箱就能深刻體會生存法則的奧妙。一個箱裡有大魚也有小魚,將水缸比作
社會,水代表人與人相處,飼料代表資源,大魚代表高層階級,小魚代表底層階級,因為有源
源不斷的資源投入,所以才處於一個和平的狀態,一旦斷絕飼料的供給,那大魚將會捕食比他
還要小的魚,而小魚會再捕食比他更小的魚,直至缸中僅剩一條魚之前,都會彼此撕咬吞噬,
就像如果人們失去自然資源,那高層人們便會從底層民眾身上搜刮所需,當底層民眾的資源全
數搜刮完後,高層就會彼此互相奪利,直到出現最後的勝利者。

        其實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弱肉強食的景象,生存法則也深深地繪刻在靈魂之中,我們沒必
要去反抗,也不需要為世界的不平等感到憤恨不甘,因為這就是生物的本能,不可抹滅的天
性,如今雖然眾人能相安無事,但是只要道德不再被重視,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自己心中的
惡魔,與身旁的人廝殺,回歸生物天性,遵守生存法則,走回歷史的開端,重新認識這個世
界。

        但其實生存法則也並非牢不可破,也出現過很多例外真實故事,例如死後器官捐贈他人,
或者對他人以命相護,都是很好的例子,還有有人將其他事務擺在第一,自己性命則在其後,
強者保護弱者,只要每個人釋出一點點善意,看似萬年不變的定律也是可以打破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