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不均對兒童的侵蝕

 

  ( 圖片引自報導者,特此感謝.)


108年國中班第一堂課我準備圖表和影片,想了解孩子對於這個主題的想法,在閱讀圖表和影片後,是否有更深刻的體悟.

課堂上完成的文章,一位孩子投稿被刊登.另外兩位孩子在繁忙課業下,擠出時間修改,108年九月到110年六月的時間,這兩篇文章可以看出孩子對主題及在表達上的變化.

貧富不均對兒童的侵蝕 玟珵(110.06修改)

貧窮如同枷鎖一般,限制了兒童的發展;富有宛如同有力的翅膀一般,幫助兒童飛向光明的未來;這也造就了貧窮家的小孩長大了往往也貧窮,但我心中卻這麼想,真的是只因為貧富差距,才造成最後未來的結果嗎?是不是因為資質上也有差距呢?

從資料顯示,其實貧窮小孩是很聰明的。有一項例子,是在印度各地挑出高種姓和低種姓各三百二十一名男孩來做實驗,交給他們解謎任務。這時,他們沒有公布彼此的階級,結果低種姓男孩解謎的題數竟然比高種姓還多。但在公布階級後,低種姓的男孩竟然解題的題數一落千丈,這代表了低種姓男孩的自卑感影響了他們,不然他們並不會比高種姓的男孩笨。

還有一項例子,是在〈起跑線〉這部影片裡,一位有錢的父親運用各種資源,讓孩子進入一所名校;但貧窮的父親卻只能依靠運氣。其實他們的孩子都是一樣聰明的,但是貧富差距卻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機會,而因為缺乏學習的機會,也讓兒童無法受到良好的教育,使得就算天賦良好的小孩,貧窮也宛如一隻飢餓的獅子,不斷啃咬著他們光明的未來。

貧窮減少了兒童學習的機會,也減少了國家的人才,像是印度就是一個例子,他們早期實施種姓制度,不同階級的人不能通婚,使的下層階級的人沒有翻身的機會,下層階級的人也因為這樣,所以不會讓兒童去讀書,讓原本有才能的人,因為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無法發展長才,也使得國家無法進步。

貧富差距其實一直在侵蝕貧窮的小孩,他們與富裕的小孩有著幾乎相同的智力,只差別在出生的家庭不同,但這卻大大影響他們的成長,國家也因此失去優秀的人才,讓他們彷彿身陷名為貧窮的泥池,永遠無法離開。

貧富不均對兒童的侵蝕  玟珵(108.9課堂上的寫作練習)

以前,我其實也是個歧視貧窮的小孩,認為他們又髒又笨,但是在看過一些資料和影片後,我發覺事實不是這樣。

從資料顯示,其實貧窮小孩是很聰明的。他們在印度各地挑出高種姓和低種姓各三百二十一名男孩來做實驗,交給他們解謎任務。這時,他們沒有公布彼此的階級,結果低種姓男孩解謎的題數竟然比高種姓還多。

但在公布階級後,低種姓的男孩竟然解題的題數一落千丈,這代表了低種姓男孩的自卑感影響了他們,不然他們並不會比高種姓的男孩笨。

在起跑線這部影片裡,一位有錢的父親運用各種資源,讓孩子進入一所名校;但貧窮的父親卻只能依靠運氣。其實他們的孩子都是一樣聰明的,但是貧富差距卻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機會。

所以,貧富差距一直在侵蝕貧窮的小孩,他們與富裕的小孩有著幾乎相同的智力,只差別在出生的家庭不同,但這卻大大影響他們的成長,讓他們永遠被貧窮束縛著。

 

 (網路照片特此感謝)

貧富不均對兒童的惡性循環  沛妤(110.06修改)

在這個和平年代,很多人已經習慣了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其實貧富不均的問題,始終沒有獲得完全的改善,在社會的角落,還有些較為落後的地區的人們,沒能得到平等的資源,在這些人中,尤其對孩童影響最為巨大。

當一個人在學習力最強的幼年時期,若沒能得到完善的教育,就會對未來的發展有所侷限,而使落後他人的機率大大提高,造成一個死循環,就如古時封建制度一樣,富者恆富,貧者永貧階級轉換機率幾乎為0%

而且貧富差距不只影響生活,還會影響心態,像世界經濟學家卡拉和佩麗揚卡在印度進行的實驗,當低種姓男孩不知道其他參加者身分地位時,都可以正常發揮答題,表現成果不亞於種姓高的孩童,但是當他們知道彼此身分差異後,表現卻一落千丈。這是因為他們的自卑的關係,當知道自己的身分不如別人,就會害怕,導致不能正常發揮原本的實力,這是貧富差距對兒童最大的影響。

我們雖然沒辦法扭轉這種不平等的實況,但是我們能利用自己閒餘的時間,參與一些幫助弱勢族群的活動,如果沒有那麼多閒時的話,也可以在購物時將零錢投進捐款箱中,金額大小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幫助他人的那份心思,只要每人都捐一點,總能匯滴成流,幫助到很多需要的人的。

貧富不均對兒童的惡性循環  沛妤(108.9課堂上的寫作練習)

貧富不均是現在全球十分嚴重的問題,以前我覺得貧富不均在台灣是不存在的,但在我和家人環島後,才發現台灣的東南部和西北部竟有很大的差別。我們所見到的西北部大多是高樓和社區,而東南部則是鐵皮或舊式的房屋較多,雖然這現象還同時存在科技與都市化的問題,但確實讓我感到訝異不已。

朋友和我聊天時說過台灣正處於一個惡性循環,東南部的年青人一直北漂,這使得台灣南北發展差距越來越大,北部發展的越繁榮,南部則漸漸衰退。朋友轉學去了東部就讀,第一天放學時,從書包裡掏出手機,看到幾個同學用羨慕的眼神望著她,頓時覺得台灣南北差異好大。北部學生幾乎人手一支手機,但在東部卻只有幾個人擁有。

貧富差距不只影響生活,還會影響心態,像世界經濟學家卡拉和佩麗揚卡的實驗,當低種姓男孩不知別人身分時,可以正常發揮答題,但是當他們知道身分差異後,表現卻一落千丈。這是因為他們的自卑的關係,當知道自己的身分不如別人,就會害怕,導致不能正常發揮原本的實力,這是貧富差距對兒童最大的影響。

 (中學生報)

貧富不均對兒童的侵蝕  書涵(108.9課堂上的寫作練習,文章於中學生報刊登)

以前,我對貧窮的孩子會有些厭惡,總覺得他們既骯髒又遲鈍。但長大後,卻又覺得他們好可憐!

最近去日本時,在街頭看見許多乞丐和流浪漢,晚上時,他們都睡在路上;吃著在垃圾桶中找到的食物;甚至直接在角落「光明正大的方便」!雖然剛開始看到他們時,覺得他們好噁心,但馬上又同情起他們,真想丟一點錢給他們啊!

現在,我對貧富不均又有了不同的感覺。

經濟學家做了實驗,對象是三百二十一名高種姓階級和三百二十一名低種姓階級的十一、十二歲男孩。結果發現,在未公布種姓階級時男孩們的成績不相上下低種姓階級的男孩甚至略勝一籌但公布種姓階級之後低種姓階級的男孩成績卻明顯低了很多!

許多大學也會做一些實驗,讓黑人和白人參與測驗。一開始會告訴他們這個測驗「不是」評量能力,黑人和白人的成績都很平均;但在告訴他們這「是」評量能力時,白人的成績不變,黑人的成績卻一落千丈!

可見那些黑人都貶低了自己,他們都認為自己「太窮」、「身分地位太低」而影響了自己的能力!原來「貧富不均」對兒童或是黑人的侵蝕也很大呀!我們真該對他們好一點,讓他們多學習一點,並排除種族歧視這種惡劣的想法!

延伸閱讀:

人生起跑線

貧富不均對兒童的侵蝕:從大腦到教育成就,易落入自我欺騙陷阱

《社會不平等》&《 收入不平等》:別人的地板是自己的天花板,別再假裝房間裡的大象不存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