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之路―觀察、體驗、連結經驗

 


這學期第一堂課我設計感官活動讓孩子體驗,希望能知道孩子擅長的感官管道,作為寫作教學引導。

分享聽覺、味覺和視覺的文字記錄,這是體驗過程中的記錄以及孩子所運用的方法,您可以從文字的詞彙了解孩子的生活經驗、孩子的感官是否能敏銳接收外面的訊息,以及孩子是否能精準使用文字。


聽覺A:

超市,一走進去,門在身後關起來,拿了一台推車,發出鐵桿互相碰撞,輪子在地面的磁磚上轉動的聲音,伴隨著人們走來走去的腳步聲。到了冰箱旁打開門,冷氣發出風扇轉動聲。往櫃檯方向走,有試吃攤店員叫賣的聲音,倒酒、倒水、煮飯、煎肉的聲音。來到櫃檯有收銀機發票列印聲、刷卡、裝袋聲。到門口,門關了發出鏗的聲音。

聽覺B:

電影院裡,上一場電影結束時都在討論著電影劇情的聲音。進場時,有腳步聲,開始時,角色的說話聲,人們的聊天聲、手機的電話聲、吃東西的聲音、喝水的聲音、訴說劇情的聲音、電影的背景音樂、有人因感動而哭的聲音、從外面傳來的買票聲、等候太久的吵雜聲。

聽覺C:

工廠的轟隆聲非常大聲,工人罵老闆的髒話水流動的嘩啦聲,老闆罵工人的聲音,回音,電視聲,坑道裡的水滴聲,機器滾動聲,狗叫,貓叫。

 

味覺A:

吃的時候用舌頭慢慢的溶化,讓味道跑出來,再去看叫什麼名字,把它記起來。

味道:第一個全素海苔我覺得很鹹,第二個我覺得不鹹,但吃起來有一點像手套,第三個吃起來有一點甜甜的,第四個有一點辣,第五個更辣,第六個有一個怪味。

視覺A:

遊樂園(回想)

那兒從門口進到廣場,有個超大型旋轉木馬,再前面一點,就有雲霄飛車,它的黑灰相間的蒸氣火車頭雕刻得維妙維肖,左邊的碰碰車是個橢圓形的場地,一台台的跑車很閃亮,右邊是個滑水道,那彎曲的水道,像條蚯蚓扭來扭去非常刺激,上面的人個個擺出驚恐的表情。

圖書館(現場寫生)

這裡是圖書館,很多很多的書本在書架裡佇立著,書的露出面隨著書架改變,倒著放、豎著放、橫著放,各種樣子都有。

桌子上的人們幾乎都在看書、看電腦,兩排的桌子並沒有被陽光照射,而是被白燈泡籠罩,非常奇特。

觸覺A:

第一關我的方法是用四根手指頭來摸外觀形狀的凹洞來判斷是哪個。第二關我用的方法和第一關不同,我摸的是上面尖尖的地方,判斷尖和鈍的差別,但是人每天都用視覺,所以其他的功能都不會有視覺那麼熟練。

 

觸覺B:

我摸旁邊凹凹凸凸的地方和紋路。

觸覺C:

最皺巴巴的和旁邊凹凹凸凸的深度、最上面有一個洞的深度。

觸覺D:

我剛剛是用手摸核桃上面的凹凹凸凸的地方來辨別每顆核桃不同的地方

 

觸覺E:

想盡辦法摸出不同的地方,但什麼都摸不出來,紋路太不整齊了。

三顆都摸過了,沒摸出一點差別,不過猜中一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