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即將升大一的依宸,國小曾是寫作課的學生。
今年暑假依宸會來營隊當助教,非常期待可以跟依宸一起帶活動。
依宸在朗讀、寫作的表現優異,還經營youtub頻道,想學習朗讀技巧可以參考喔。
依宸
小論文訂題目失敗三次,修文十幾次。撰寫一篇小論文很不容易,訂定主題就是一大難題,題目精準、範圍小,則是撰寫小論文的精髓所在。最後所訂定的主題,以現代人的角度觀看古代文人的生活,就似一場再平凡不過的連續劇,他們也一樣會哭會笑、為生計奔走、為情而淚,去掉國文課本及經典文章所賦予的明星光環,他們與我們之間的距離更近了。
撰寫一篇題材有趣、可信度高的小論文更加不容易。現在網路雖發達,卻也有許多假訊息,許多網路上的資訊無法確定其真實性,我在圖書館翻閱了非常多的書籍,相互核對卻發現只有少量訊息的可信度較高。
一、訂定主題的困難
在訂定主題時,我遇到了很大的阻礙。剛開始是以《姊姊的守護者》為主軸,探討母愛的無私及偏執,也是延伸閱讀心得的主題,想要更深入的探討這本具有爭議的小說,將這本書的焦點由「身體自主權」轉向「母愛」,寫到一半卻發現,這個題目範圍過大,無私及偏執這兩個形容詞過於籠統,在寫文章時容易失去焦點。
但我並沒有放棄這個主題,我將小標題訂為母愛如何無私、母愛如何偏執、母愛偏執對孩子的影響、母親對待三個孩子及母愛的天平是否向弱者傾斜,從文本中找出證據,以其他文本佐證,藉以探討擁有多個小孩的家庭,母親對於每個孩子的感情、時間分配,及在母愛展現上的偏執。
二、下定決心改題
寫了兩千五百多字時,卻發現無法繼續書寫,因為《姊姊的守護者》這本書對母愛的詮釋有些偏頗,不能成為有信服力的證據,再加上書寫範圍過大的問題,寫著寫著就失去原先的焦點。
我一直知道寫小論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沒想到這麼困難,整個暑假都耗在小論文上,反反覆覆修改了十幾次,我終於決定改題,這時我想到了,在朗讀培訓時,我朗誦了百餘篇古文,認識許多古代文人,所以我從這個方向去找題目,最後確立題目為《國文讀書筆記(現實中與作品文字深情不符的作家)——以翰林版高中國文課本為例》,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國文是我最喜歡的科目,我發現在課本抑或文章中,我們看見的文人都是經過潤飾、帶有明星光環的評價,例如說喝酒成癮、說話直接,在眾人的評價中卻成了「率真」、「灑脫」的代名詞,所以我想藉著這個機會去了解這些文人更真實的面貌。
三、內文概述及想法
我對文人是否為「渣男」的主要判斷依據為,對婚姻不忠或者其文章中對於感情的人設與實際不符的文人,但我內容的限制為現代男女對等的觀念及現代道德倫理的立場分析,可能與古代社會風氣及風俗民情不合。經過篩選後,我選擇以歸有光、蘇軾、李煜、關漢卿、徐志摩為主要探討對象。
課本、書籍中不免會帶有仰望視角,後人對文人才華的崇拜之心,導致文本資料中夾帶不真實、過度美化的言語,而課本作為教材,則會將文人們的缺點修飾,放大優點,這使得人們的認知中,古文人是遙不可及的存在。事實上,去掉後人所冠上的神話光環後,這些文人們固然才華出眾,但其實也是一般人,也許是被上司謾罵的小職員,也許是街道上擦肩的路人,也許是火車口徘徊的遊民,他們也同樣是努力為生、追求夢想的普通人。
四、想法反思
除文中提及的歸有光、蘇軾、李煜、關漢卿、徐志摩外,歷史上的風流情種不在少數。雖然發現這些文人們不似文章中那般光鮮亮麗,但以這個角度來看,這些古人們卻好像離我們更近了些,也有七情六慾、會為生計而奔波、也會沉迷於兒女情長。除去明星光環的風流才子們,並不會因此而跌落神壇,反而會與我們的生活更加貼近。
確定訊息的真實性是我蒐集資料時遇到的麻煩之一,現在網路發達,網路上也有許多假訊息,許多在網路上找到的資訊都無法確定其真實性,所以我的大多資料都是紙本類型。資料來源的可信度非常重要,現在許多新聞媒體,都是憑空杜撰、毫無依據。由於我所要找的古代文人生活年代久遠,訊息經過時間消磨、傳播,資料的可信度並不高,雖然我無法肯定我的資料來源與真實發生過的事是否有偏差,但我盡可能地縮小我所撰寫的文章與真實發生過的事件之間的差異。
訂定主題,更是小論文的最大關鍵,多次改題及修改小標題讓我意識到,除了要明確主題外,要將主題描述明確,盡可能縮小研究範圍,才能做到真正的「鑽研」主題。
想閱讀《國文讀書筆記(現實中與作品文字深情不符的作家)——以翰林版高中國文課本為例》請掃描QR code。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