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推薦這支有趣的種稻影片,從耕種到收割、最後做出肉燥飯的過程,費時半年的時間,後製成四十三分鐘的影片。
我請線上課的孩子觀看種稻的過程,大約三十分鐘,看完後請孩子寫作。
苦於寫字的中年級孩子,寫作時只是把想到的寫出來,擺脫要寫什麼的困擾,也拋開字數的問題,只管寫就是了,文字描繪了自己的想像,著實可愛。童趣的描寫,讓人閱讀時彷彿也化身為秧苗,感受待在土壤裡的舒適。
影片中的主角在這半年的時間所經歷到的種種問題和煩惱,直到最後品嘗一口自己種的米的喜悅,觀影時隨著影片主角的心情轉變,孩子們也都感受到了,也許這就是孩子能流暢寫的原因吧。
種出一碗飯 靜禧
他們先找了一塊地,要先翻土。
翻土的樣子好像不放棄的勇士,他望著這前方的田,不敢相信翻土這麼累。翻土完就要插秧、放水了,如果我是秧苗,我會覺得好舒服,因為水淹在秧苗上,水是被子,泥土是床墊,好溫暖呀!但是做一碗飯這才剛剛開始呢!
在稻子的世界裡,有個病叫稻熱病,會讓稻子枯死,他們遇到了這種情況,他們用苦楝油治好病。
結出稻子後,去殼、把糙米搗成白米,一碗飯終於完成了。
問:怎麼看影片?
答:專注看著影片,就是目不轉睛看著影片。
問:怎麼寫的?
答:想到就寫了。
照片出處 【腦波弱日常】EP60,特此感謝.
若雅
某一天,我突然想吃白米,於是決定從種稻開始體驗農夫的辛苦。
一開始,我覺得很困難,但還是拿起了鋤頭開始鬆土,我用了很久,決定明天再用。早上起來,我準備繼續去鬆土,過了一個多小時,我終於用好了,鬆土真的好累。
接下來我做了一個木板當提防,然後又做了一個小水道引水進田.終於到了插秧的階段,我跟隔壁田的阿伯要了一些秧苗,我們的田大約可種五十株。大約半天,秧苗插好了,插秧太辛苦了。
過了一個月,我要開始放水曬田,我發現我們的田好像有福壽螺。首先要先把水堵住,曬了兩個禮拜,我們要放水,我發現有幾株比較矮。
糟糕,我的稻子生病了,原來是因為「稻熱病」。我去買了一些苦楝油來噴,幸好讓它沒有擴散開來。
過了幾天,我發現好像有「稻穗」,就會長出米了。我們要收成了!採完後要曬乾,我架了一個架子來曬稻子。
又過了幾天,我要來剝殼,剝了一個多禮拜,剝完了。接下來要碾米,我用棒球來碾米。
碾完後,我覺得米好像有點黃,用水洗米,白米就出現了。
問:怎麼看影片?怎麼寫?
答:一個步驟講解完會先按暫停,等文章寫完再繼續看下一段。
問:每一次上課,寫作的方法和心情有沒有變化?
答:之前很少寫作,這幾堂課的題目沒有經歷過會不知道怎麼寫,但是跟我日常生活比較貼近的,就比較有靈感跟畫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