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探索──新瓦屋的故事






前一日突如其來的暴雨,讓早晨的的陽光溫和了一些,也慶幸並沒有讓孩子們想出遊的心蒙上陰影。

散步著來到新瓦屋,今天的任務是給小偵探們的委託,希望他們能找到新瓦屋鮮為人知的故事。小偵探們三兩成群、有說有笑地進出園區的小巷,將各自的見聞記於紙上。

回程的路程中,孩子們說新瓦屋就像自家庭園般熟悉,但今天又發現了它的另一面。

回到教室後,大家整理了找到的資料,思索著新瓦屋時光賦予的痕跡與其背後的故事,寫下自己的觀察紀錄。

企劃執行:柏宣

攝影:柏宣


新瓦屋的故事 翊荃

新瓦屋忠孝堂興建於一八零五年,駐足於竹北六家的林家。經過多次修建,最近一次修建是在民國六十二年,此次修建拆除忠孝堂的門廳,因拆除石板丟棄實屬可惜,工程隊決定將廢棄石板放置於樹下,成為來往遊客的休息區,希望來往遊客在休息之餘,一同品味林家人努力與刻苦的開發心血。

這次去新瓦屋進行城市探索-城市小偵探的活動,我了解到平時總是路過的新瓦屋,經過細心品嚐,也別有一番風味。此外,我也學習到如何使用5W2H的分析法進行摘要,不但能省時間,而且能整合回憶內容,讓此次出遊受益良多。



城市探索-新瓦屋 蕎羽

陽光籠罩,炎熱的大地將涼意覆蓋,可這座古老的遺址卻經歷近百年的風雨摧殘。

今天,我們來到了新瓦屋,探索這個數百年的古老遺跡。新瓦屋的命名是來自一個建築物-老公廳遺址,因為此遺址的興建時間在當時比六張犁公廳晚,所以附近的居民便成為新瓦屋,而新瓦屋這個名字也就延用至今。

老公廳遺址建於一八零五年,是由紅瓦片做為屋頂的泥磚建築物,距今已有二百一十八年的歷史,並且在二零零五年修復、改建。

這次的城市探索讓我認識到這個人人熟知的地標,不論是新瓦屋又或是老公廳遺址,都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新瓦屋的故事 妍臻

新瓦屋忠孝堂建在竹北六家,於一八零五年完工。工程中,他們拆除了門樓和門廳,還用許多石板重新拼起,然後讓遊客能坐在樹下的石板椅上乘涼、休息和聊天。

這一次外出探索,讓我看到新瓦屋是如何興建完畢的,觀察新瓦屋,讓我收穫滿滿呢!


城市探索-新瓦屋 品妍

熱烈的陽光下,蟬在樹上鳴叫,我們在這個古老的遺址探索新瓦屋的歷史。

我們就像一群好奇的探險家一樣,對這些古老的屋子感到新奇,即使平常假日還是會到這兒跑跑跳跳,但卻從未真正去了解它的故事。

新瓦屋的命名由來就是來自這個名字叫「老公廳遺址」,它是擁有二百年的古老建築,興建時間比六張犁大夫第為後,所以被附近居民稱為「新瓦屋」。

老公廳建於一八零五年,它是用紅瓦片和泥磚所建成的,而在二零零五興建成功。

人就應該待在沒有天花板的地方,這次的城市探索讓我了解到了新瓦屋不一樣的一面。


新瓦屋的留名錄 玲涓

今天,我們在大太陽下,緩步走到新瓦屋內,我們來到這裡,是為了目睹新瓦屋的由來;我們四處尋找有寫新瓦屋的地方。最後,我們找到一處叫留名錄的地方,上面的字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這次的郊遊,令我收穫良多,不止看到留名錄,還見識到新瓦屋的風采,開心之餘又看到歷史文物,真是太好了!


城市探索-新瓦屋的故事 妍寧

「嘰嘰嘰」蟬聲鳴叫,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和同學一起踏上探索的旅程。

我們一行人在新瓦屋走走,參觀建築並認識特別的客家文化。根據木板上的介紹,新瓦屋在一八零五年就已建成(那時叫老公廳遺址),是由紅瓦片再加泥磚搭建而成,經過二百年的風吹日曬,才成就現在的特別模樣。

這次的拜訪,不但了解到時光的厲害,更體驗到古蹟的魅力,真得很特別也很難忘!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