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露薏絲·勞瑞在《數星星》書中的後記寫著:
安瑪莉的故事到底有幾分真實性呢?我知道你們一定會問我這個問題,我就試著在此告訴你們事實與虛構的分界在哪裡。
作者後記是這本書中最讓我感到訝異和驚喜,作者露薏絲·勞瑞清楚說明故事是怎麼完成的,在閱讀丹麥反抗軍領袖的記事,讀到金姆·馬瑟布倫的故事,作者注視著金姆·馬瑟布倫的照片時讓作者下定決心要說出這個故事,也把與他懷抱相同夢想的丹麥人的精神寫出來,這篇後記的文字深深感動了我,希望這個故事也能觸動離戰爭很遙遠的當代幸福的孩子們。
作者露薏絲·勞瑞在《數星星》的序文:這本書初次上市時,自然就落入從未經歷戰爭卻願意閱讀戰爭故事的孩子手中,打動了他們的心。難過的是,如今我聽說,有些小讀者在伊拉克或阿富汗戰事中失去了父母或兄長。我們都深悉戰爭是那麼容易,而譴責與痛恨又是那麼無濟於事。
我確信丹麥這段歷史可以教導我們的實在太多太多了。
這則故事我最初是從一位丹麥朋友那兒聽來的。這也是她在哥本哈根的童年經歷。我就是以她為藍本,虛構出了主角安瑪麗。如今,我的朋友已垂垂老矣,我自己也成了老婦人。我們都喜歡揣想,在這個時代讀了這則故事的孩子,第一次知道這件事,便能體到,曾經在地球的某個角落,一群宅心仁厚、毫無偏見的人,在那段短暫的歲月裡,發揚了人性的光輝。
真的完成了,當想像成為實品,我打從心底佩服孩子們的執行力.
希特勒紀念博物館
建造主旨:要讓參觀者體驗到戰爭的痛苦,要讓大家體驗到被射的感覺,還有被殺的感覺。也要讓大家學習如何躲避納粹的追殺才能生存下來。
館內設計:
博物館大門前有三階樓梯,模仿的是漢克舅舅家門前的樓梯。
進入希特勒紀念博物館後,你會看到一群德軍和兩隻狗正朝著你前進,若你身上帶有肉製品、乳製品,就會被德軍一槍斃命。接著你就會聽到充滿威嚴的納粹進行曲,由於室內沒有開燈,所以你必須小心腳下的屍體,直走到底,你可以看到一幅血跡斑斑的畫像,下面 寫著:「偉大的希特勒主席,他將帶領我們走向新世界!」
一上樓梯,你就可以看到<數星星>的主要人物蠟像,走到旁邊你可以體驗到德軍居高臨下的感覺,接著看到希特勒的照片。進入安瑪麗的家後,便可體驗在戰場中的感覺。
館內設計:
博物館的入口處是三級木製階梯,還原原著主角母親老家的門口,有一種樸實感。
一進入裡面,威儀感的音樂聲迎面而來,這是「納粹進行曲」,莊重又威風、嚴肅,配上只有些許微光的「森林區」,不禁令我毛骨悚然。一路向前,只能在一片漆黑中摸黑前進,一旁不只有黑壓壓的樹,還有無數手持步槍的假人,在假人的腳下,有許多倒在地上如屍體般的假人,彷彿猶太人遭德國士兵殘殺的情景重現眼前,讓人感到十分震撼。再往前我們見到了一個血跡斑斑的畫像,上面寫著「偉大的希特勒主席,他將帶領我們邁向新世界!」讓人感覺這幅畫曾經也是威風十足。
再向前是我們穿越有兩名德軍看守的門,來到下一個展區是「長夜漫漫區」,我們坐上小船在河裡載浮載沉,緩緩向前漂動。左方是懸吊著的假人屍體,以及「貝蒂姑婆」的棺木,右方則是兩條水路,一條充滿了破碎的丹麥國旗和象徵猶太人的大衛之星,兩者皆象徵著故事中被迫離開家園的猶太人與被嚴密看管連飯都吃不飽的丹麥人。若走另一條便可看到與上一個展區一致致的希特勒畫像。
週末班的創作
這個展覽館的外觀是猶太人的大衛之星,象徵著展覽的主題。整個展區在兩個顏色的間隔下,形成了猶太人逃亡、躲藏和大屠殺兩個展區。
展區在六個角落開了天窗。展區裡的走廊上,一張張照片記錄著每個猶太人的生命,在戰爭下,都會有數不清的人民死亡,甚至還有和猶太人不相干的人民收到波及,這些人的經歷都保存在這裡,來到這裡參觀的人們會為那些人感到淡淡的哀傷。
進到展覽館裡,有兩個展區,其中紅色的區域在介紹大屠殺。
大屠殺的展區裡面有一區做成集中營的樣子,讓大家知道被抓走的猶太人會遭受到怎樣的苦難。老弱婦孺會被送進毒氣室,其他的人則會變成苦力,而且到處都是屍體,空氣裡有著腐爛的味道,被救出來的人心裡也有很大的傷口。其他區域的牆上掛著照片,照片旁邊有QR code,用手機掃描可以聽到被救出來的倖存者所講述的親身經歷以及感受。
猶太人為了避免被殺害,而開始逃亡、躲藏,有的逃到國外,有人躲在國內偏遠鄉村就地避難,這就是這個展區所展覽的主題。
你一踏進門,濕冷的空氣包圍著你,藍色的展區讓你感受到猶太人他們家庭支零破碎的難過心情,一張張海報詳細介紹著逃亡、躲藏的辛苦經歷。假日還會定時放映那時猶太人的影片,莫名沉痛的心情緩緩爬上心頭,氣氛安靜的令人害怕,彷彿都在為猶太人默默哀悼。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