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可以不一樣:數星星

這學期共讀的書是《數星星》,作者是露薏絲·勞瑞,是我非常喜愛的作家,我曾在102年和小二的孩子一起共讀《記憶傳授人》。

跟孩子直接對話和討論,分享彼此對書中的情節存有的好奇或是疑問,對於答案揭曉的那一刻的震驚,都是我喜歡的時刻,現在我還記得當時在小蝸牛共學教室裡的情景。

分享高年級和國中生對《數星星》這本書的想法。
AI生成圖片

                       AI生成圖片

故事中的世界觀與現實差異

嘉呈  實體課

在戰火綿延的丹麥,百姓不停的被士兵折磨,民不聊生。在我周遭的環境和所屬的時代,並不像以往戰爭時期如此痛苦,我們都很幸福不曾經歷戰爭。

想起這段時間為保護自己國家的烏克蘭人民,我無法想像這個世界居然還會有如此可怕的戰爭。

在故事中可以感覺那個時代的人們對戰爭帶來的影響已經家常便飯,我們卻覺得不可能會有戰爭落在我的周遭,從故事中可以知道在當時不論是個人或國家都只能顧慮自身利益。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國際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相信各國必定會隨著時代演進,戰爭漸漸成為人們腦中那模糊的記憶。

        AI生成圖片

人物的性格:

嘉呈  實體課

故事的一開始安瑪麗、愛蓮與克莉斯蒂在街頭中賽跑,忽然被兩位德軍攔下來。安瑪麗知道德軍有非常大的權力可以為所欲為,她害怕告訴德軍自己的名字怕有不敬的意味。而克莉斯蒂則是完全不知情,把自己在家的模樣表現出來,這才讓德軍覺得她很傻並放過她們。

在故事的末端,安瑪麗在送籃子的時候巧遇了德軍與獵犬。德軍質問安瑪麗,她想起之前的事演出傻傻笨笨的模樣,同樣的安瑪麗被放走了。

我覺得安瑪麗很聰明,知道太多事不是辦法,她利用了傻,讓德軍放鬆警惕並放過她們。

                 AI生成圖片

故事精神(這本書要談的是什麼):

嘉呈  實體課

這個故事我認為作者想讓我們知道戰爭的痛苦,和在丹麥戰爭時期那些努力的人們。

         AI生成圖片

 人物的性格:

翊瑄  實體課

安瑪麗是個熱心助人的人,她在好朋友愛蓮被送到自己家躲避納粹時,無微不至的照顧她、關心她,讓愛蓮的內心不再孤獨。安瑪麗也是個勇敢的人,她在媽媽跌倒受傷時自告奮勇去幫漢克舅舅送具有特別用意的小手帕。在納粹上門時幫愛蓮拆下項鍊,並保管在一個非常安全的神秘地方。

       AI生成圖片

故事精神(這本書要談的是什麼):

翊瑄  實體課

我覺得這本書主要傳達給我--友誼是不分種族、永遠的。就像安瑪麗與愛蓮,她們雖然是兩個不同種族的人,卻因學校關係而成了彼此的知己。愛蓮可以自己保管大衛之星,但出於任性,她將大衛之星交給安瑪麗保管。安瑪麗本來可以正大光明的住在她原本的家,卻因為羅森一家而搬往鄉下的舅舅家暫住。

         AI生成圖片

故事的場景與挑戰:

羿晴  實體課

我最喜歡安瑪麗孤身一人前往碼頭送手帕的那段,我很喜歡安瑪麗的勇敢,明知危險,仍直面德軍,對於這份勇氣,我認為十分厲害,我想我大概很難做出和她一樣的選擇。

我認為書中主角安瑪麗一家幫助愛蓮躲起來的段落十分有趣,中途一度讓我感到緊張和興奮,心中冒出「就快被德軍發現了,接下來她們會如何應對呢?」在成功騙過德軍時,安瑪麗一家人都有驚無險的鬆了一口氣,我也忍不住鬆了一口氣,這個反應讓我感到新奇,也不會想快點看下去。看到前面作者寫的《記憶傳承人》,書名聽上去就讓我感興趣,想更進一步了解這本書。

這本書中因為描述在納粹的佔領下,普通人民的生活以及心聲,讓我印象深刻的同時,也讓我對當時二次世界大戰更感興趣。

      AI生成圖片

人物的性格:

羽邡  線上課

我覺得故事中的安瑪麗很機智,當她遇到凶巴巴的德國士兵雖然很害怕,但真的遇到危險的時候,她可以想出解決的辦法。像是有一次她送東西給舅舅的路途中,遇到士兵,而且士兵身旁還有獵犬盯著自己,這時安瑪麗雖然緊張,但她努力想辦法,安瑪麗為了保命,也為了保護媽媽給舅舅的東西,所以她使了小聰明,學習自己的妹妹裝傻,假裝自己是天真的女孩。

          AI生成圖片

故事的場景與挑戰:

羽邡  線上課

有一次安瑪麗和朋友在街上賽跑,沒想到卻遇到德國士兵,她們非常害怕,連心跳都差點停了。當士兵叫他們站住時,雖然這句話安瑪麗經常聽到,但以前都不是衝著她,這讓她很緊張,每一句回答士兵的話,都先想過才說出口。這些丹麥人在受德國佔領後,很多人都失去自由,甚至每天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活。我無法體會這些人的痛苦,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覺得他們很可憐,如果可以,希望大家不要打仗,這樣就不會有很多人失去性命。

        AI生成圖片

故事精神(這本書要談的是什麼):

羽邡  線上課

我認為這本書是告訴我們和平的重要,因為書中提到德國士兵是如何對待丹麥人,而且他們還想把猶太人抓走。如果今天世界各國都和平,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因此喪命,更不會有人天天緊張,深怕自己的小命不保。

                      AI生成圖片

人物的性格:

采潔  線上課

克莉絲蒂是一位天真的女孩,當士兵對她調侃,她直接撥開士兵的手,表示不滿,這個行動來自她的單純。

安瑪麗幫忙和她的朋友愛蓮和愛蓮爸媽躲藏時,假裝和朋友是親生姊妹。

麗莎是安瑪麗姊姊,在十七歲逝去,當時下著雨,麗莎被車子撞倒。

她們都是勇敢的女孩。

           AI生成圖片

故事中的世界觀與現實差異

采潔  線上課

故事中,丹麥的猶太人在德國的威脅下逼迫要搬離家園或被關進大牢裡。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像安瑪麗會擔心戰爭帶來的可怕,我們很幸運可以有一個無戰爭、威脅的地球村。最近烏克蘭和俄羅斯打仗,我覺得自己保護好自己的國家,不要打仗。

       AI生成圖片

故事的場景與挑戰:

姝廷  線上課

安瑪麗一家人為了拯救身為猶太人的愛蓮一家而冒著生命危險。其中我為安瑪麗感到非常緊張的一幕是,安瑪麗要送那包紙袋去給她的舅舅時,我擔憂她會被巡邏的士兵揭穿送紙袋的目的。不過作者在描寫這一幕,她將安瑪麗被士兵盤查的氛圍營造得蠻輕鬆的,但在字裡行間似乎又能深刻地感受小女孩的慌張與恐懼。我覺得作者在描寫這幕令人緊張的地方時,她沒有著重於情緒的敘述。而是把人物的言語、肢體多加著墨。

       AI生成圖片

故事精神(這本書要談的是什麼):

姝廷  線上課

這本書雖然沒有直接在書中寫道:「德國人就是在其是猶太人!」但是在書中的隻字片語還是可以知道它們正在對猶太人「動手腳」。當然,現在對猶太人的差別待遇已是銷聲匿跡。不過我認為另一方面作者也想告訴我們,現在的社會仍有對另一種族單純看不順眼的「歧視」,而要杜絕這種歧視要從你我做起。

         AI生成圖片

故事中的世界觀與現實差異

這本書中的背景是在戰亂中丹麥人在納粹佔領下,將猶太人偷渡至瑞典。現在我的家鄉沒有戰爭,沒有人佔領這片土地,也沒有人因身份不同而被「重新發配」。那些人們當時的生活一定很痛苦吧!猶太人所開的店被關,所有的肉被軍隊收走,連咖啡只能用香草泡的水代替,我們是何等幸福,能生在和平的地方。

        AI生成圖片
                                                 
故事的場景與挑戰:

安瑪麗是故事中重要的角色,她很勇敢,因為她在士兵來到她家中尋找朋友時,她勇敢應付士兵的話;因為她冒險送午餐給舅舅被士兵攔下時,她努力裝出天真的模樣;她保護了她的朋友。要是她沒有經歷戰爭,是否也會是個天真的女孩?

        AI生成圖片

故事精神(這本書要談的是什麼):

此書中要傳達的到底是什麼呢?是小女孩英勇的救下朋友?還是殖民下人民的遭遇?我想作者要說的是在別的國家統治下的人民背後的付出。他們努力生存,努力反抗,為國家犧牲,有多少無辜的人民受傷,作者為此而記錄的。

       AI生成圖片

故事中的世界觀與現實差異

現在社會希望人人平等,不管你是白人、黃種人、黑人、猶太人都是一樣享受人權,但在二戰的時候,因為納粹的首領希特勒不喜歡猶太人,因此他殺了很多猶太人,也限制猶太人的人權。我覺得這樣做很不好,因為不管是什麼種族、信什麼宗教的人都是人,為什麼要因為不一樣就把他們抓走呢?

       AI生成圖片

故事中的世界觀與現實差異

這個故事世界觀和我們的社會差別有以下幾點:首先是他們在戰爭中還是一樣不畏懼,如果換成是我們,可能已經嚇到嘴巴闔不起來吧。其次是他們危險向自己逼近,也會為朋友、認識的人著想,而現在的我們可能在哪裡偷偷哭泣,也無法為他人著想。最後是故事裡正在受苦的人們會互相幫助,使恐懼無法侵占他們的身體,在這個社會上,正在受苦的人民多數只顧自己,而不是顧著別人。

         AI生成圖片

故事精神(這本書要談的是什麼):

我覺得這本書要談的是做好正確的事通常是很困難的,有時候還很危險。

AI生成圖片

故事中的世界觀與現實差異

故事中納粹人隨便佔領丹麥,甚至還強迫把猶太人抓走,這樣對他們很不公平,因為他們也享有自由,不是能隨便被侵害的。我們現在有法律保護,不會受到他人的威脅。

 AI生成圖片

故事精神(這本書要談的是什麼):

這本書告訴我們丹麥被納粹攻擊,主角安瑪麗因為友情願意克服困難,幫助猶太人朋友偷渡到瑞典的故事。從安瑪麗獨自勇闖森林的情節,我覺得作者希望我們能勇敢面對所有事。

AI生成圖片

故事的場景與挑戰:

安瑪麗的朋友愛蓮是個猶太人,在丹麥被德國佔領後,納粹打算將猶太人帶走並「重新發配」,於是安瑪麗一家開始一連串保護愛蓮一家的計畫,他們帶愛蓮到安瑪麗的漢克舅舅家。後來,某天晚上,他們成功將愛蓮一家和其他猶太人送到瑞典,逃離這個處處對他們不利的地方。他們勇敢幫助朋友和猶太人的,在她們的互動中,我看到兩個女孩深刻的友誼,和一個善良家庭面對重大抉擇關頭所展現的人性光輝。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