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敏銳度:矇眼拼圖策略

 


圖片來源:科學人網站,特此感謝.

2015年科學人雜誌刊登這篇「觸覺的情感力量」,文章開頭寫著:生命中許多重要時刻,是由觸覺經驗交織而成。這些點點滴滴似乎不受時間影響,永存於我們的記憶中:母親第一次抱著新生兒,親吻嬰兒柔軟的皮膚;情侶青澀地牽起對方的手,感受彼此的體溫。

觸覺經驗往往伴隨著豐沛的情感,從我們出生開始,就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透過矇眼的體驗活動,孩子能從過程中發現什麼呢?

感官敏銳度的活動,為的是讓孩子認識自己感官運作歷程,如果某一項感官敏銳,也許在這次的體驗中對自己的運作能有所發現,如果這一連串的運作歷程能有效達到目標,那就是心法。

矇眼拼圖不只是遊戲,而是觀察認識自己的工具,過程中的回應、文字的記錄,都是了解孩子對於感官是否敏銳的客觀資料。藍色的文字,有的呈現出自己運用的策略,有的是將過程的許多發現仔細記錄,這些是認識自己的重要看見。

矇眼拼圖1

今天老師讓我們玩矇眼拼圖,我第一次是和好朋友一起,那時候我的手本來覺得什麽東西都摸不到,但是後來經過明友說是往右、下面,我就覺得矇眼拼圖簡單多了,然後我就成功了。

第二次我是白己一個人,感覺難度變高了,我覺得很難,但我又成功了。

這次的活動讓我的觸覺變好了,也覺得很好玩。

那時候我的心情很興奮,然後就開始了。我開始拼的時候,我是用摸邊邊角角的方式來,然後再摸縫隙有沒有圖出來或凹下去。

矇眼拼圖2

剛開始我先跟別人說,我都用上、下、左、右的方法告訴別人。當我自己挑戰時,有些聽別人說,有些自己摸,我摸的時候摸到尖的、平的、圓的,我都先拿圆的再拿平的和尖的,可是我覺得最簡單的還是用眼睛看。

我在聽的時候覺得他們說的很快,不過我還是有完成,我拼的是入片的拼圖。

最後我挑戰自己拼,拼兩次都是八片的,雨次都有成功。第一次有一片一直拿反,所以拼不上去,最後我才終於拼好。

第二次我覺得比較簡單,因為我先拿了有兩條邊的,再摸他的角看在哪裡 ,把四塊有角的拼好時,就找有一條邊的,要扣好時我會先摸凹的和凸的再拼在一起,如果拼錯,我會覺得凹和凸的大小不一樣,而且還不好卡或卡不進去。

我覺得這個遊戲很特別,因為可以用觸覺來拼拼圖。

矇眼拼圖 3

今天我們玩了「矇眼拼圖」,我拼拼圖時,別人告新我,要把拼圖往右, 左,上、下轉或移動。

我完成了一個拼圖,首先,要找到拼圖,摸他的邊邊,如果圓圓的不是尖尖的,那表示那是四個角的其中一個。再來把拼圖邊邊尖尖的跟角拼起來。最後把沒有邊邊的拼起來。

這個矇眼拼國很難,因為只能用手跟耳朵。可是我覺得很有挑戰性。

矇眼拼圖 4

一開始,我先拼拼圖,其他兩個人只能說上、下、左、右、是和不是其他兩個人一起說話,讓我不知道要聽誰的,所以我覺得聽他們說,我比較難拼,而且我的上、下、左、右跟他們的上、下、左、右不一樣,所以我只能摸拼圖的凹洞,想辦法拼完。

我自己拼的時候,我會先找出四個角,然後再找有邊的拼圖,摸到凹下去的拼圖就要找凸起來的拼圖, 把它們拼起來。我拼到一半,我發現我剛剛已經拼好的拼圖找不到了,而且還不小心把拼圖弄散了。

矇眼拼圖 5

今天作文老師給我們拼圖,而且要把眼睛遮住,我先當乙,伙伴當甲,乙要告訴甲把拼圖完成,甲要遮住眼睛,聽乙的提示來完成。

伙伴沒有拼進去的話,我就會很生氣,但是我有憋住。

換我的時候,我戴上眼罩,看到黑漆漆的畫面,我摸角、凹槽、凸凸的,我才會拼出來。

我張開眼睛時覺得四周高亮的。伙伴自己試了一次。

矇眼拼圖 6

我共玩了四次,我第一次完成單人矇眼拼圖,是從右下開始,再來是中間、下面和右上,最後是從中間的上面、還有左下、左上 ,雖然我有看拼好的圖,但我忘記了。

第二次是同學幫我完成的,但她不能用手只能用嘴巴說,是用八塊,形狀都不規則。

雖然我覺得有點難度,但我覺得很好玩。

矇眼拼圖 7

今天我體驗了矇眼拼圆,就是二至三個人一組, 一個人拼圖,剩下一至二個人用講話告訴他要怎麼拼, 第二種是矇眼自已拼拼圖,我覺得兩個都有和壞處。

第一種的好處是有人指導你, 壞處是很緊張,第二種的好處是很安靜,壞處是沒有指示。

我只有拼好一次,是靠同學幫忙,自己拼的時候要在腦中有一張拼圖,想那塊拼圖要拼在什麼地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