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馭風男孩》是高年級和國中班這學期共讀的書,在SDGs的十七項永續目標,這本書涵蓋了第七項可再生能源、第八項就業與經濟增長、第九項創新與基建、第十項減少不平等、第十一項永續城市與社區、第十二項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我對於書中主角的母親在糧食短缺的情況下,想出了販賣甜餅的創業機會印象最為深刻,另外書中提到砍伐樹木的行為是馬拉威人不能脫離窮困的原因(P161) ,溫貝鎮人民的行為導致的惡性循環,值得我們深思。
孩子們閱讀後會對書中的哪些人、哪些事件比較有感呢?我帶了幾樣道具,讓孩子以定格的動作和表情,加上一樣道具,呈現書中人物的處境。
孩子們的創意有趣極了,我選了最佳創意和最佳動作,分享他們的創作。
原本馬拉威被森林覆蓋著,但後來溫貝鎮附近卻發生森林濫砍的問題。
圖為大樹被砍下的一幕,左邊飾演一棵即將倒下的樹,右邊則是砍樹的人,手中拿著斧頭。
玉米價格上漲:因洪災與旱災來臨,玉米價格上漲,圖為農民和消費者的交易過程。(農夫伸手要錢、手中的棒狀物為玉米)
鎮長躺在沙發上無法動彈:六個男子將鎮長帶到附近的建物物後方歐打,鎮長因此受傷,又不願去醫院,待在家中躺在沙發上無法動彈。
圖為作者房間屋頂被白蟻侵蝕的場景。地上的跳繩代表屋頂的形狀,因為塌陷而有些歪斜,地上的人飾演白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