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個寫作問題和指引

 


照片:佳詩的靈感資料庫  

這裡有二十五個關於寫作的問題,由《看故事學寫作》其中兩位作者張佳詩和張詩亞的回覆,給關心作文的家長及學生參考。

Q:如何重拾對文字的信心?如何讓理智與意識幫忙自由書寫?寫不出東西怎麼辦?如何讓寫作成為一種習慣?如何寫出我的內心戲?

佳詩:每個發問都是大哉問呢! 娜坦莉高柏在《心靈書寫》裡寫道:「寫作就像修行、坐禪。喜歡就寫,不喜歡也寫;有靈感寫,沒靈感照寫;快樂、痛苦、颳風、下雨都要寫。一旦決定寫作,不管外境如何,都要找出時間來寫。寫得好壞不重要,寫出來的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坐下來開始做,有沒有允許自己寫到心底去。」把寫作當作修行吧,寫就對了,寫不出東西的時候,就以「我寫不出……」開頭吧!

Q:想開頭會想很久,常會塗改,怎麼辦?

詩亞:直接沒收橡皮擦!!!

 Q:靈感來自於生活?過去經驗?還是一場夢境?

佳詩:靈感是生活,是生活經驗,也是夢。你已經回答了所有的疑惑呀

 Q:文字的表達一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現在的社會都用手機程式來溝通,常因為每個人對文字呈現的解讀不同而產生誤會。請問如何讓文字或者是文章呈現出它該有的溫度?

佳詩:不論文字以什麼形式出現,文字本身就是誤會的載體呀!文字是表達形式之一,只要我們在書寫的當下有溫度,那麼我們就完成了此端的任務。讀者若能帶著有溫度的眼光來閱讀,那溫度就能流動吧!雙向的,雙向的!

 Q:如何寫出一篇流暢有意境的文章,讓人想一直閱讀下去.....

詩亞:每個人喜歡的意境不同,先看自己喜歡哪種。像我喜歡蘇童散文〈河流的秘密〉,初讀覺得很有意境,後來發現只要關於河流、大山、星空的文字,都特別打動我,容易產生震盪心神的閱讀體驗。我在想,或許我深受「自然」的吸引。找一篇你覺得有意境的文字,圈出特別有意境的描述,想想看你喜歡的意境從何而生。

Q:1. 想很久不知道怎麼下筆

2. 文章寫到中間突然中間想法沒辦法連貫,想要改話題

3. 有靈感但要用文字表達時還是會有困難

詩亞:靈感篇的第一章最短,卻可能在寫作過程耗時最長,就是如何讓學生放下憂慮(擔心寫不好、擔心離題、擔心寫不長⋯⋯)。我有一位國二學生,作文擠不出兩百字,直到某次我換了作業形式,提議回家後可以拍影片傳給我,寫文章時想像自己在寫影片字幕,像他們常常在看的youtube影片一樣,結果他交上來的作文超過六百字。

詩亞:如果敲了很久,都沒有成功敲破心魔的石頭,我就會幫學生建立一套基本的寫作模式。例如,所有的故事都有主角,開場第一件事是介紹主角。假設題目是「我的防疫生活」,那開頭可以寫主角是什麼樣的人,愛熱鬧還是喜歡安靜?題目若是「論時間」,開頭先寫寫看,自己是個守時的人嗎?自己覺得時間夠用嗎?萬用的寫作模式有點像地圖,讓學生在徬徨的時候可以直接按照地圖出發,走完整趟旅程。那和背名言佳句當作開頭有什麼不同呢?不同點在於,學生理解了這套模式的寫作邏輯後,省事一半,另一半仍需要透過思考,自己創作內容。

 Q:如何寫出一篇跟題目有關的文章,總是離題或是不流暢......

佳詩:辛苦了,這是很多學生的寫作困擾。切題不只是作文的課題喔,我們平常溝通、表達也都需要把話說清楚,有重點。也就是所謂的「讀者意識」。這個問題有解,《看故事,學寫作》中「技巧篇」的第一章「老是離題怎麼辦?」就是為此而寫的,歡迎參考喔!

Q:1.想讓自己跟小孩都能喜歡上寫作及閱讀

2.希望能越寫越有自信

3.很羨慕能夠用文字讓人感覺到臨場感的人,該從何練習?

佳詩:1 喜歡是不能勉強的啦,只要自己喜歡,也許孩子也會耳濡目染唷!

2太棒了,先作第一個欣賞自己的人吧!(我常自戀的反覆閱讀自己的文字,滿足的搖頭晃腦

3這個問題的確有方法可循,歡迎參考《看故事,學寫作》中「技巧篇」的「情境渲染力」這一章哦! 

Q:腦袋有想法,但為什麼寫出來的內容很少?

佳詩:可能性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是,學生沒有寫作意識。學生覺得寫出來的文章只有自己、老師,頂多加上父母會看到,他們不會去設想文章是寫給廣大的讀者,因此寫出來的內容只要自己看懂就好了。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文字篇幅短,他們也會很困惑,類似「我明明已經寫出答案了,老師卻說算式不夠清楚,所以不算分。Why?」

Q:當我們在寫作挑選適當的語詞時,僅挑選華麗的詞藻是否能更吸引人?或更達到心目中的效果呢?

佳詩:對你而言,什麼是「華麗的詞藻」呢?「心目中的效果」又是指什麼呢?有美感的文字固然是一種技法的呈現,但引起讀者的共鳴也很重要呢!

照片:閱讀的寂靜之地   

Q:如何找出感受及想法中更精準的論述方向?

詩亞:1. 可以透過邊寫邊改。在還沒真正寫出來之前,以為在腦海裡想得很清楚;寫到一半才發現,原來段落是斷裂的,這時我就會重新再整理一次,打掉重練。

2. 找比自己邏輯更清楚的朋友討論!以上是我會使用的兩個方法。

Q文章開頭要如何吸引人?考試作文要如何寫快?

佳詩:又好又快是吧?有點挑戰性的問題,但解法卻很老套:多練習。廣泛涉獵題型,熟悉作答手感,多元關注議題,就不會看到題目腦袋空空。把作文當「考試」來看的話,準備的心法就跟其他考科一樣囉!準備、準備!

Q:如何在寫作中忠於自己? 找回自己呢?

佳詩:寫作正是自我探索的過程。寫吧,誠實而不帶預設立場的書寫,你就能看見越來越多的自己。

Q:如果用閒聊對話的方式,會覺得兒子的想法很有意思。但要轉換成文字模式時,他的腦袋就是一片空白。

輸出障礙要如何排除呢?還是,這不是輸出問題?

佳詩:閒聊跟寫作,本來就是兩回事呀!閒聊時沒有壓力,透過閒聊越來越懂得表達,越來越靠近自己,這是好棒的練習。但如果要把這美好輕鬆的一刻「寫下來」,那壓力也會跟著來。讓閒聊歸閒聊,寫作歸寫作,真正下筆時,平日閒聊的養分會不著痕跡的出現的

Q: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與孩子閒聊出不同的看法?透過日常的一點一滴累積文字創作的知識庫。

詩亞:先從有趣奇幻的問題開始。「如果可以有一項超能力,會想要什麼能力?」「如果可以讓時間暫停,你會想在哪一刻暫停、做些什麼?」讓討論變成一件好玩、充滿想像力的事。之後進入生活情境,「在某某情境,你會做什麼選擇?」

高年級和國中以上可以試著討論抽象,「你覺得幸福是什麼?」「失落如果是一種顏色,會是什麼顏色?」以上是我在課堂上會拋給學生的問題。

至於如何讓對話開啟,成為乒乓球式一來一往的對話,而不是講幾句,孩子就不想繼續,需要李崇建老師《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Q:寫作的問題就是我不知道問題是什麼?我覺得我都會寫呀!

詩亞:有信心,有熱情,就能維持與寫作的親密關係。覺得自己寫得好,享受寫作的過程非常重要。給一個讚

Q:文章要怎麼寫才符合題目的立意或是結尾?

詩亞:《技巧篇》的第一章有四課,只要熟讀這四課,就能準確抓到題目的立意。

Q:如何培養細膩的觀察力,將感受細緻的表達出來,又不流於平鋪直述,用字遣詞過於刻意,孩子曾經每日一寫兩年,但感受的細膩度一直無法成功?這是我遇到引導孩子的困難~

詩亞:我自己的方法是:

1. 持續和學生練習寫出畫面的細節。

2. 萬事萬物都能用比喻打開。例如:我覺得這棵樹像充滿智慧的老人凝視這條街。你覺得它像老人還是年輕人?熟悉「比喻」的思考方式,自然就會不斷產生聯想。持續一學期後,就能看到效果。

Q:如何把腦中的想法、情感用更具體的方式表達在文章中?

詩亞:可以從模仿開始。我自已閱讀時,看到某種不知道怎麼寫的心情,被作家用精準生動的言語命名,就會很想找機會用用看。比如,有次讀到某個作家的童年回憶,她媽媽載她去商場,回程媽媽跨上機車,揚長而去。小孩傻眼,狂奔大喊,作家描述那時「像苦瓜一樣皺巴巴的心」,我覺得太讚了!就是這個感覺!我對苦瓜皺巴巴的畫面非常理解,這種心情我體驗過,卻不知道如何具體表達,透過別人的文字,我認出它。下次我可能也會這樣寫。

Q:如何能精準判斷隱藏在題目後面出題老師深深的用心來決定一篇作文的走向?

佳詩:太棒了,你已經有了「讀者意識」,關於審題,《看故事,學寫作》中「技巧篇」的第一章「老是離題怎麼辦?」就是為此而寫的,歡迎參考喔!

 

Q:寫到後面不知道怎麼結尾,有沒有秘技?

詩亞:前後呼應、前後呼應、前後呼應。一招能抵千軍萬馬。當然不只這一招,先把這招練起來。

Q:如何寫讀後心得、感想之類的文章?

詩亞:翻開《靈感篇》第三課〈讀書心得怎麼寫?〉,你就會有答案!

Q:小孩從一年級寫到五年級還是寫一堆流水帳,該怎麼協助小孩呢?

佳詩:正向看待流水帳:至少孩子寫得出來,不怕寫。有了材料,我們只需要剪裁與修飾的功夫。《看故事,學寫作》裡,每一課都設計了「牛刀小試」和「請你跟我這樣做」的寫作任務和指引,能有效改善流水帳喔,歡迎參考!

Q:怎麼在寫作前規劃寫出文章的大綱?

佳詩:哈,我很好奇,文章一定要寫大綱嗎?關於「大綱之必須」是從什麼時候養成的習慣呢?

Q:想太久寫太慢怎麼辦?

佳詩:寫作有自己的節奏。如果不是有考試時間的限制,寫作的時間是不需要設限的。看完下面兩則留言之後,我有一個猜想,也許是因為,孩子怕寫錯、怕修改,因此在書寫的過程中,就慢了。

Q:帶孩子寫作時看到他們架構得不好、素材不足或文句掌握不佳,想要協助修正或補充時,孩子卻覺得遭到否定而情緒不佳......所謂引導該怎麼做才能達到調整、修補的效果,又不引發負面情緒呢?引導的強度該如何拿捏?太少孩子跟不上、太多太直接又覺得孩子只是複製寫出指導者的想法呀!

佳詩:邀請你將陪伴寫作的時間分割成三部分:寫作前的討論、寫作中的自由、寫作後的回饋。寫作前跟孩子討論寫作主題,分享彼此的經驗和觀點。孩子下筆時,請媽媽(或老師?)給予孩子獨立的創作空間,不去干擾,讓他自己完成(這樣也能避免孩子寫作時的依賴喔);當孩子把「完成品」交上來,我們給予簡單的欣賞回饋,「一點點」的建議就好。當孩子寫作有了信心,也就能越寫越快了。

每個孩子的狀況不同,我就教學現場的經驗分享一些方向,提供您參考喔!


 

留言